锯床
创新引领推动山区县跨越式发展——缙云县践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路径调查

时间: 2024-06-10 10:07:54 |   作者: 锯床

  浙江省缙云县位于浙南腹地、“两山”理论重要发源地——丽水市的东北部,人口46.9万,县域面积1,503平方公里,总面积八成以上均为山地、丘陵。东南西三面环山的地貌特征带来了极佳的自然环境,以天蓝、水清、空气质量全国领先著称,但又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发展,使缙云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因此,缙云县也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

  “十三五”以来,缙云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坚持把科学技术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战略位置。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组织者、行业公共创新引领者、企业单点创新支持者的作用,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机制突破为引领,以平台集聚为基础,提升主体创新能力,强化外智协同效用,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的有机融合,努力打造山区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县域科创指数跃居26县榜首,全省第36位。连续3次获省级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实现国家(省)万人计划、国家星创天地、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领军型创业团队、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新技术园区、省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全市“零的突破”。到2020年,县域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到2.7%,接近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排名居26县前列。

  通过运用好“创新引领”这把金钥匙,加快打通“两山通道”,支撑引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缙云在时隔7年后重夺全市工业第一强县。为加快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鲜活的“缙云样板”。得到了浙江省委袁家军书记“山区县也能搞工业,山区县也能搞创新,山区县也能引进世界顶尖企业”的高度肯定。

  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是重中之重。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今,浙江正瞄准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快马加鞭。省委作出建设三大科创高地、数字变革高地、全球人才蓄水池、创新策源地等决策部署,都是旨在科技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丽水市缙云县答好这些“必答题”,大力增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确保产业链安全。啃下这些“硬骨头”,推动高水平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提升共同富裕“硬核”实力。

  ——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高规格建立县委人才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人才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每年组织召开科技创新、人才大会,表彰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同时在全省率先将科技工作考核纳入部门综合考核,全面落实科技部门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项目评估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科技工作的全局性和系统性。

  ——健全完善科技政策体系。科技政策持续迭代更新,从原有的一款7条内容,到独立的科技政策,再到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先后累计出台21个惠企政策,内容涵盖主体培育、平台建设、研发支持、协同创新、科技金融、创新环境等方面,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科技经费4.85亿元,年均增长达29.2%,充分发挥了政策支撑引领撬动作用。

  ——敢为人先开展机制探索。在全省率先开展“创新论英雄”绩效评价,建立涵盖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设备、新产品产值、专利等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创新论英雄”改革,树立全县企业创新发展新标杆,释放出政府重视企业创新发展的强烈信号,进一步激发广大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产业平台“二次创业”。聚焦打造丽缙园、缙云经济开发区两个“万亩平台”,以超常规力度开展平台“二次创业”。丽缙园省级高新园区创建全面开展,综合排名成功进位3名;经济开发区入选省数字化示范园区、美丽园区示范园区,累计完成拓展3400余亩,为加快实现“万亩千亿”的未来缙云工业提供坚实空间保障。

  ——部署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家,形成了创业孵化、创新研发、公共服务、产业培育的平台支持链条。其中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累计投入3.8亿元,基本完成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技术交易五大平台建设,精密测量、EMC等7个专业实验室有序开展业务,引进清华长三院、浙江大学等10家高校院所,2020年在全省首次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缙云黄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轩辕黄贡星创天地获批国家级星创天地,为缙云黄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努力培育高端新型研发机构。与浙江科技学院共同组建中德国际智能产业研究院,依托浙江科技学院在学科领域和德国资源的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缙云导入国际一流的创新资源,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和技能型人才。臻泰能源团队与清华大学、国家能源集团共同组建可持续能源实验室,形成了快速启动、灵活组堆的高温燃电技术,并投资5000万元开展水光氢示范项目,为“负碳”产业提供思路与经验,未来将打开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推动以数字化赋能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依托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开展锯切行业数据中心建设,面向行业生产、供应链、市场单元,通过设备单机数据的接入,实现设备和市场数据的积累,为各方提供不同层级的服务并接受反馈。协同建立1个锯切设备生产公共平台,1套覆盖全变量的通用监测系统,采集建立运行数据库、供应链数据库、市场数据库、算法数据库4个数据库。推动行业实现产品技术代差,为智能制造提供入口,打通市场信息渠道,为共性基础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为区域行业整合提供底层基础。

  ——开展以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为主要方向的双招双引。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战略性先导工程,出台人才、招商新政。十三五期间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56人,建立院士工作站1家,国家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引进芯片制造、锂电池制造等领域亿元以上大项目107个,总投资额达328.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2019年,德国肖特集团旗下玻管事业部、医药包装事业部先后落户缙云,使缙云成为全国最大的疫苗瓶及其材料制造中心,获袁家军书记“为山区县的招商引资提供了典型示范”的点赞。

  ——探索建立衔接丽水一带三区和永武缙产业集群的330科创廊道。结合330国道沿线金义、丽水等区域的产业特点,围绕丽水浙西南科创中心建设,打造创业创新氛围浓厚、中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330科技走廊(缙云段),与沿线区域串联形成科创园、高新园和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的带状空间,为下步统筹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与G60廊道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的衔接融通打下基础。

  ——构建域内域外两个“3+N”创新动力体系。域内“3+N”创新动力体系指通过布局中心城区、丽缙园、经济开发区3个科创平台,培育一批企业创新主体,进一步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域外“3+N”创新动力体系指布局上海、杭州、深圳3个创新中心(科创飞地),支持企业在外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与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开展紧密科技合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活力。

  ——以引领型和应用型双向驱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每年对规上工业企业技术问题进行梳理,建立技术创新地图。以科技项目、科技金融等支持形式,探索建立以工程应用方案为核心的技术商品化机制。组建总额1亿元的产业创新基金,重点对引领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的项目进行支持。十三五期间,全县企业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近50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累计签订技术合同134项,总额达3.32亿元。

  2021年,缙云县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紧扣“三高三百”工作主线+N”,创新动力体系,实现“一县两区一高地”战略布局,成果喜人。1-6月,完成专利授权1285件,同比增长56%,其中发明专利32件;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05件,万人平均发明专利10.4件,比去年底增长25.8%。1-7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5.08亿元,同比增长45.7%,总量跃居全市第一。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38亿,同比增长45.9%,绝对值和增速均列全市第一。高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7.0%。

  ——谋划建设苍山星辰科技城。做实苍山星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依托丽缙园十万方成熟空间,千方百计集聚高端人才科技项目。浙西南第一个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耐1000℃高温的不燃级EMC实验室、半消音暗室建设完成。锯床检测中心重新通过CMA资质认定,检测范围涵盖28个大项315个参数。做深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今年上半年综合服务各类创新主体375家次,举办和承接各类活动63场,实现综合营收近300万元。

  ——启动缙云县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县科技创新中心以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团队、高精尖前沿技术项目为主要目标,项目规划占地15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选定新城核心商圈位置1600平米国资房产作为县科技创新中心过渡空间,目前多个高层次项目将入驻或有意向入驻。

  ——推进运动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经济开发区运动健康创新平台建设,规划科技孵化用地面积48亩,同步启动过渡空间(跨境电商园)的改造升级,年底前将投入使用。

  ——杭州科创飞地成功对接。经多轮沟通对接,将与浙江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协议共建杭州科创飞地。

  将科技类项目引育列入县双招双引专项考核,形成招引合力,厚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基础。目前共对接洽谈科技项目26个,其中正在注册准备落地2个,意向落地2个。为驻外招商分局进行专项培训,对科技政策、认定标准、产业方向等进行了详细解读。

  ——人才工作稳步推进。有序推进2021年度省科技领军创业人才、市“绿谷精英”人才团队申报工作。推荐申报省科技领军创业人才1人。挖掘、引进10个市“绿谷精英”人才项目。同时争取浙江科技学院派出了3名博士来缙全职挂职一年。

  ——深化科技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开展军民两技术成果推介、智能机械装备技术成果推介,邀请中兵科院宁波分院、浙江大学、计量大学的专家来缙推介,签订正式合作项目协议1项。

  ——组织搭建“缙情创”科技管理分析平台。实现企业创新数据实时化在线化,动态分析全县实时创新情况,为点对点端到端的快速决策响应提供依据,目前相关功能模块初步搭建完成。

  ——深化推进锯切数据大脑的应用反馈。从2019年底开始布局建设锯切行业数据大脑,得到了省科技厅专项支持。目前已基本完成平台架构搭设和硬件方案的迭代,实现对相关指标数据的监测,进入数据积累期,已投放硬件组件763套,计划全年完成1000台次的覆盖。

  ——面向卡脖子和尖端前沿技术组织攻关。主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参与省长亲自点题的卡脖子技术攻关尖兵计划1项。

  ——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突破提升。组织申报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4项。围绕智能家居、机械装备两大主导行业,组建了2个创新联合体,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针对单体提升鼓励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实施县竞争性科技计划项目41项,验收县科技计划项目28项,申报省新产品试制计划67项。

  ——做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完成高企预申报3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58家,分别是去年申报的1.5倍和1.9倍,是历年之最。

  ——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创新论英雄”绩效评价,建立涵盖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设备、专利等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评选出10家“创新先锋”企业,发挥创新“领雁”的效用。

  ——推动研发机构建设。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推动建设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摸排省级企业研究院申报意向5家,省高企研发中心申报意向10家。

  根据县委、县政府推进综合体市场化、规范化运行的要求,自开馆以来,综合体已先后承接各类活动175场次,服务企业550余家,参加人员近6800人次,累计实现服务营收近1400万元。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浙西南乃至浙中地区设备原值最高,精度程度最高的公共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拥有7个专业实验室,能力覆盖28个大项315个参数。获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初步具备自我造血功能。推动全县研发经费同比增长30%以上,占规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2.5%。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家。

  2020年推动缙云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集群产值达144亿元,产业研发投入增长42.1%,增加值增长40%,新增行业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占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达45.4%。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通过综合体的以点带面,成功实现全县规上企业R&D投入强度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全市第一,软投入占综合投资比重列全市第二。为缙云社会经济和锯床、特色机械装备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创新支撑。

  科技赋能、模式赋能、资源赋能,这是缙云科技兴县的关键词。缙云山区县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实践带给了我们诸多的经验与启迪。

  1.脑要灵:对标对表“重要窗口”、“共同富裕”、“三城三地”,以系统思维理念统筹工作、科学立标、谋定后动。坚持在生成性学习中积蓄干事的能量,敢想敢干、敢于挑战。着力在主动性迭代中更新干事的理念方法,形成快速响应、协同配合的工作闭环。

  2.眼要明:把县域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同新型制开展科学技术创新的浙江路径结合起来,瞄准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态势和重点突破方向,以数字化改革为切入口查摆工作短板,实现流程再造、机制重塑,提升创新工作精准度。

  3.腿要勤:坚持“基础不强勤奋补”的理念,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与科技人才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的城市深入交流和深度合作,充分导入创新资源,借鉴经验做法。全面开展“三服务”2.0版,了解企业的创新需求和难题,让创新服务更具针对性。

  4.手要快:以“不干则已、干则必成”的决心和定力,争当山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行县,把“以干得助”作为行动准则,在“干”的基础上积极抢抓政策风口机遇,努力争取省、市最大支持。

  5.心要诚:始终坚持“情真意切”四字工作法。情,是建立感情,真,真诚相待;意,全心全意;切,联系密切,贴心暖心做好对企业和人才的服务。

  山区县转型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引领,将科技创新摆在首位,强化思维创新、模式创新、路径创新,着力谋划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以更多“关键落子”促进发展,迎来更大层面的“满盘皆活”。通过创新赋能、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走出一条山区县最美生态、绿色科技、向往生活深度融合的跨越式发展新路径。

  山区县转型发展必须构建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制定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结合的体制攻关路径,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健全科技创新引领全局发展综合评价考核制度,营造全社会关注的科技创新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协调机构,整合各级各部门力量,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格局,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增强科技创新内核竞争力。形成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联动模式,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扫除阻碍科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

  山区县转型发展必须谋划实施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平台和产业基地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提升山区县科技竞争力的有力引擎,使之成为引领性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科研机构的集聚地,发挥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集聚作用、科技孵化作用、龙头带动作用。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校企对接合作,充分发挥深圳、上海、杭州等“飞地”作用,加大科技成果专项对接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打造有效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必须加大科技财政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创新平台、主体培育、技术攻关、科技合作,以政府之“石”,支撑撬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之“玉”。鼓励规上企业普遍组建研发队伍,开展研发活动,建设研发机构。引导帮助头部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努力突破企业技术瓶颈,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立足新阶段,启航新征程。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浙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缙云县将牢固树立“没有实现加快发展也是一种风险,没有追求实现加快跨越式发展的意识、决心和胆略更是极端危险”理念,坚信发展阶段不可逾越、发展阶梯可以跨越,抢抓“宝贵时间窗口”,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经济转型发展,朝着“以创新引领打通‘两山通道’,支撑推动山区县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全力奋进,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山区县新型发展路径,努力成为山区人民的美好家园、全省人民的向往之地。(葛建纲系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基地研究员;王国灿系中国数字乡村协同创新平台专家委委员、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武汉园博园“泡沫奔跑节”主办方失联,有家长至今未获退款!园方称已走司法程序

  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回应重启香港IPO,估值超700亿,亚洲保险市场景气度较高

  OpenAI泄密者公布165页文件:2027年实现AGI、计算集群将耗资千亿美元

  爸爸喝醉后一直嚷嚷要喝水,女儿贴心投喂“进口水”,网友:这哪是水,明明就是娃哈哈

  7个月宝宝被爸爸肚皮弹倒一脸不可置信 网友:“没有危险的时候,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

  搭载 HarmonyOS 2,华为海外推出 MatePad SE 11 平板电脑

  英伟达 RTX 50 系列移动 GPU 曝光:最高 16GB GDDR7 显存

  高通加码 Windows on Arm 布局,第二波骁龙 X PC 预计8~9月发布